Please wait a minute...
  •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9期封面+目录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摘要     PDF(1640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腹腔镜下解剖性肝VIII段切除的可行性和策略 
    刘苏来, 彭创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1
    摘要     PDF(621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临床研究
    吲哚菁绿试验对小肝癌治疗策略选择的临床应用分析 
    陈书德, 林一鹏, 张文智, 卢鹏, 陈志晔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2
    摘要     PDF(698KB)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试验在小肝癌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 年1 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肝胆外科60 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切除术组(36 例)和射频消融术组(24 例),再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肝衰竭分别把两组分为术后肝衰竭亚组及术后非肝衰竭亚组,比较不同组别的临床资料、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Child-Pugh(CP)分值的差异。根据不同的ICG-R15,将肝切除术组及射频消融术组患者再分为ICG-R15 <20%亚组、20%≤ICGR15<30%亚组和ICG-R15 ≥30%亚组,比较相应分组手术后肝衰竭发生率。结果 肝切除术组和射频消融术组术前检查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CP分值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 <20%亚组、20%≤ICG-R15 <30%亚组和ICG-R15 ≥30%亚组的肝切除术患者肝衰竭率分别为6.3%、33.3%、37.5%,射频消融术组对应的肝衰竭率分别为0、12.5%、28.6%。两组的20%≤ICG-R15<30%亚组肝衰竭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CG-R15<20%及ICG-R15≥30%亚组肝衰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G-R15是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可靠指标,对小肝癌手术方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当ICG-R15<20%,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安全性都高;当20%≤ICG-R15<30%,射频消融术较肝切除术安全性更高;当ICG-R15 ≥30%,两种手术方式出现肝衰竭风险都较大,应纠正肝功能后再进一步评估手术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新红, 魏征, 易杰明, 曾长江, 胡明道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3
    摘要     PDF(847KB)
    目的 探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 年1 月至2019 年9 月间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叶切除的136 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术中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66 例,研究组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70例,将两组的术前资料(性别、年龄、BMI、肝功能分级、肝硬化、AFP、HbsAg),术中情况(手术时间、血流总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血率),术后生化指标(术后第1、3、5 天血清ALT、AST、TBIL、ALB的变化),术后凝血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胆漏、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出血)等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血率及血流阻断总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 天血清ALT、AST、TBIL、ALB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凝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肝叶切除术中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并不增加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术中能有效地保护肝脏,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肝血流阻断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尤孙武, 林祥, 胡逸人, 潘江华, 童晓春, 徐智锋, 郑志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4
    摘要     PDF(960KB)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0 例,分为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组(研究组,46 例)和单纯TACE组(对照组,44 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客观有效率(37.0% vs 13.6%,P<0.05)和疾病控制率(80.4% vs 61.4%,P<0.05),首次治疗效果有优势。研究组1 年生存率(69.6% vs 43.5%,P=0.012)和2 年生存率(39.1% vs 27.8%,P=0.027),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AFP≥400 ng/L、PIVKA-II≥40 μg/L、肿瘤多发、治疗方案、首次治疗效果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病例首次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腹腔镜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好,生存期延长,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合并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张凡, 常颜信, 刘宇, 傅亚婷, 常文军, 张迁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5
    摘要     PDF(716KB)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肝损伤的发生率,比较有肝损伤与无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 以2020 年2 月19 日至3 月23 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确诊的451 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个人基本信息、发病症状、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资料;根据入院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的异常情况将其分为无肝损伤组(n=338)和肝损伤组(n=113),其中肝损伤组又分为肝细胞(n=62)、胆汁淤积型(n=35)及混合型肝损伤(n=16),并运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451例COVID-19 患者中,合并肝损伤总的发生率为25.1%,其中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3.7%、7.8%、3.5%。与无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组的男性例数、气喘气短、肌肉酸痛和腹泻等症状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肝损伤组中,肝细胞型和胆汁淤积型患者慢性心功能障碍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20项生化指标中,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肝损伤组分别有5项、8项和13项指标与无肝损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型肝损伤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IL-6、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等指标相比于其他组升高2~10 倍不等(所有P<0.05)。从转归来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肝损伤组患者相比于其他组转为重症或危重症以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 COVID-19合并肝损伤的比例在25%以上,其中合并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肝损伤的患者更易转为重症或危重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基础研究
    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癌的相关性研 
    萧岗, 杨建辉, 鲁葆春, 余建华, 方剑锋, 傅宏, 陈志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6
    摘要     PDF(704KB)
    目的 通过检测胆囊癌患者β-纤维蛋白原(Fgβ)-455G/A基因,探讨Fgβ-455G/A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50 例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和50 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炎组)的静脉血,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 对Fgβ-455进行基因分型。 Fgβ-455 基因GA杂合型和AA纯合子在胆囊癌中的频率显著高于胆囊炎组,显著增加胆囊癌发生的危险性,OR值(95%CI)分别为2.526(1.052~6.068)和4.306(1.177~15.749)。结论 Fgβ-455G/A位点G/A单个碱基的改变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系统分析
    胰腺癌联合动脉切除术的安全性与疗效Meta分析 
    龙海若, 侯圣忠, 田伯乐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7
    摘要     PDF(1316KB)
    目的 系统评价胰腺切除术中采用联合动脉切除对围术期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所有比较联合动脉切除的胰腺切除和单纯胰腺切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拟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参考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标准进行评价;Meta分析运用RevMan 5.2 版软件,采用固定模型分析。结果 共纳入13 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胰腺切除组相比,联合动脉切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更高(OR1.66,95%CI 1.25~2.21,P=0.0005),围术期病死率更高(OR 2.91,95%CI 1.43~5.95,P=0.003),术中输血率更高(OR 2.72,95%CI 1.75~4.23,P<0.00001),切缘阴性率更低(OR 0.45,95%CI 0.31~0.65,P<0.0001),术后生存率更低(1年:OR 0.57,95%CI 0.39~0.84,P=0.005;3年:OR 0.37,95%CI 0.21~0.65,P=0.0006)。结论 本次Meta分析表明,胰腺癌联合动脉切除术将面临更高的围术期风险和更差的生存率,需谨慎、有针对性地应用该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60例疗效分析  
    董浩, 魏垚臣, 付庆江, 屈顺喜, 马向明, 田园, 吴治宇, 李振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8
    摘要     PDF(876KB)
    目的 总结使用5.0 mm胆道镜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方法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并一期缝合汇入部。手术时间75~115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术后住院时间4~10 d;3 例术后少量胆汁漏,保持通畅引流,7 d后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无术后出血、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何承峻, 杨小丁, 刘李, 陈泳松, 彭强, 陈廷昊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09
    摘要     PDF(706KB)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对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7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35)术后保肝治疗,治疗组(n=35)术前30 min、术后前3 d加用甲基泼尼松龙(100 mg/d),术后保肝治疗。收集两组病例手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肝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谷丙转氨酶在术后第1、3、5天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术后第1、3天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白蛋白在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术后第3、5天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减轻术后早期肝功能损害,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体会 
    王强, 冯斌, 唐才喜, 赵志坚, 谢智钦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10
    摘要     PDF(726KB)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株洲中心医院6 例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实施经腹腔及腹膜后途径穿刺置管,联合经皮肾镜或胆道镜行胰周感染坏死组织清除,术后再经过胰周置管行贯穿式灌洗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无穿刺及手术并发症,平均接受经皮肾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1 次,胆道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2.3次,第一次清创术后至拔管时间平均为55 d(36~74 d)。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以上无胰腺坏死感染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肾镜、胆道镜等微创技术联合胰周贯穿式灌洗引流的方法治疗SAP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疗效好且安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7例 
    付良彬, 陈军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11
    摘要     PDF(819KB)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对7例术前诊断为脾脏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 例患者脾脏病灶直径为6~15 cm,平均直径9.1 cm;4例位于脾脏上极,3例位于脾脏下极。7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00~205 min,平均(1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30 mL,平均(148±56)mL。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2~5 d;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无腹腔大出血、消化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肝细胞癌术后腹腔多发转移瘤腹腔镜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张春旭, 韩军军, 刁永康, 窦常伟, 张成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12
    摘要     PDF(1252KB)
    目的 探索腹腔镜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肝细胞癌术后腹腔多发转移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7 年出现腹腔多发转移瘤,评估认为其具有根治性切除可能,在腹腔镜引哚菁绿荧光导航下切除腹腔多发转移瘤。结果 术中共计切除13 枚腹腔多发转移病灶,术后病理提示切缘为阴性,患者术后随访1 年余,血AFP水平降到正常水平,影像学检查肿瘤无复发及转移征象。结论  对于存在根治性切除可能的肝细胞癌术后腹腔转移瘤,术中通过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切除腹腔多发转移瘤,依然有可能使得部分患者生存获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肺、胃、胰腺多原发癌一例 
    王泽康, 章杨杨, 杨霖璟, 单云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13
    摘要     PDF(787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郭志唐, 李世思, 陈章彬, 滕毅山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14
    摘要     PDF(811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综述
    生物可降解胆道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研究现状 
    邱思远, 纪任, 范卫填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 (9)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9.015
    摘要     PDF(699KB)
    放置胆道支架是治疗胆道良性狭窄(benign biliary stricture,BBS)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胆道支架是塑料支架和自膨式金属支架,但塑料支架易堵塞、移位,需要频繁更换;而金属支架价格昂贵、取出困难。生物可降解胆道支架(biodegradable biliary stent,BDBS)安全有效且无需移除,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支架,但迄今为止临床使用经验有限。当前生物可降解支架最常用的材料是聚二恶烷酮,有限的人体试验显示其生物相容性良好。近期经内镜和经皮经肝放置自膨式聚二恶烷酮胆道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研究令人瞩目,初步的结果也令人鼓舞,但较高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也让人担忧。逐步增多的临床研究显示BDB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展现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要对长期临床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级检索
作者中心 编辑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部公告 更多>>
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中文版
《肝胆胰外科杂志》出版伦理规范
我刊积极参加“不忘初心,助力基层”公益活动
本刊荣获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年终盘点
学术出版规范 |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重点号 更多>>
2023年第12期 | 专题 | 胆胰肠结合部疾病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4年选题指南
2023年第11期 | 讲座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2023年第8期——讲座
2023年第7期——讲座
2023年第6期——专家笔谈及讲座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热点文章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更多>>
本刊对来稿中图表的制作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微信公众号手术视频征集通知
本刊关于稿件中作者署名的要求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引用及著录的要求
本刊关于投稿时OSID注册及内容上传的相关事项
肝胆胰外科杂志拟聘审稿专家登记表
《肝胆胰外科杂志》OSID码创建流程及投稿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年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附件
视频中心 更多>>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编辑出版: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1室
邮编: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3
电子信箱:gdywkzz@vip.126.com
网址:https://gdy.qk.wmu.edu.cn
公众微信号:肝胆胰外科杂志
关于本刊  
我刊沿革
专家介绍
高被引文献
总编寄语
引文报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Copyright © 2017 肝胆胰外科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传真:0577-86699363 E-mail: gdywkzz@vip.126.com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1室 邮编:325035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