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5期封面+目录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摘要     PDF(10507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 座
    意外胆囊癌的预防与外科处理
     
    张标, 陈旭, 袁启航, 尚东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1
    摘要     PDF(671KB)
    意外胆囊癌是在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者术后病理检查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由于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诊断指标,且多伴随胆囊良性疾病,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胆囊癌是意外发现的。随着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意外胆囊癌的发生也呈现增多趋势。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意外胆囊癌的认识,警惕发生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减少术前胆囊癌的漏诊,以及重视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外科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主要手段,关于意外胆囊癌的外科处理是值得我们讨论和规范处理。本文将从如何预防意外胆囊癌的发生以及意外胆囊癌的外科处理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临床研究
    中段胰腺切除术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李森, 李炜, 杨佳华, 程鹏, 陈诚, 于昆, 吴文韬, 李刚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2
    摘要     PDF(883KB)
    目的 为中段胰腺切除术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胰腺手术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筛选病理结果为实性假乳头状瘤且肿瘤位于胰腺颈部或近体部的病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中段胰腺切除术组(central pancreatectomy,CP)和远端胰腺切除术组(distal pancreatectomy,DP),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共37例患者入组,其中CP组12例,DP组25例。两组在手术时间[(119.92±29.56)min vs(100.92±27.91)min,t=1.902,P=0.065]、术中失血量[(291.67±178.16)mL vs(330.00±277.26)mL,t=-0.436,P=0.666])、住院时间[(14.5±4.3)d vs(13.24±4.9)d,t=0.759,P=0.451)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胰瘘、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内发泌功能不全(新发糖尿病)(9.1% vs 28.6%,P=0.374)、外分泌功能不全(0 vs 14.3%,P=0.534)方面两组虽存在差异,但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 与传统术式DP治疗胰颈部或近体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相比,CP手术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生外分泌功能不全的风险,选用适宜的残端处理方法可有效控制CP手术后的胰瘘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针对复杂性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术中的临床决策及处理技巧
     
    丁维杰, 于江, 陈斌, 王永鑫, 步向阳, 葛忠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3
    摘要     PDF(960KB)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中处理复杂性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不同方式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136例,总结并归纳术中情况及相对应处理技巧及经验。结果 本研究中腹腔粘连病例占全组120例(88.2%),其中炎症粘连73例,手术后粘连47例,术中遵循“宁伤胆囊、远离肝门”的处理原则及相应的处理技巧,98例(81.7%)腹腔粘连患者按照原定手术方式顺利完成,但22例(18.3%)腹腔粘连患者因术中胆总管或胆囊颈管辨别不清、术中发现胆囊癌变等原因施行中转开腹手术。结石嵌顿病例占全组16例(11.8%),包括胆囊颈管及胆总管结石嵌顿,术中应用推挤法、直接取石法、液电碎石等技巧联合应用胆道镜、碎石仪及扩张球囊等设备,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结论 腹腔粘连和结石嵌顿是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手术中较常见的困难,相应的术中决策和处理技巧能够为提高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镜联合术中胆道造影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王九龙, 张益明, 郑万琼, 顾叶春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4
    摘要     PDF(811KB)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困难LC诊断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C术,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IOC的LC术。比较两组患者胆管损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36.38±4.16)min vs(52.24±8.46)min]、术中出血量[(67.35±6.22)mL vs(86.64±7.69)mL]、住院时间[(5.72±0.36)d vs(8.45±1.42)d]、中转开腹率[0 vs 8.60%(8/93)]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4.30%(4/93)vs 15.05%(14/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 2.128,95%CI 1.395~2.902)、合并糖尿病(OR 2.526,95%CI 1.682~3.427)、手术时间≥40 min(OR 2.318,95%CI 1.879~2.836)、术中出血量≥70 mL(OR 2.418,95%CI 1.389~3.523)、术中无胆道造影(OR 3.967,95%CI 2.184~4.853)是LC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镜联合IOC在困难LC治疗中可降低患者胆管损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中转开腹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困难LC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胆道造影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胆道扩张症与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相关性
     
    刘璐, 张廷冲, 陈巍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5
    摘要     PDF(730KB)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道扩张症(CBD)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无合流异常病例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探讨PBM以及共同管长度与CBD的发病、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为CBD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道扩张症病例临床资料,83例胆道扩张症患儿纳入研究,以MRCP中胰胆管共同管长度为分组标准,分为合流异常组(共同管长度≥5 mm,n=47)与非合流异常组(共同管长度<5 mm,n=36),研究指标包括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共同管长度、胆道结石以及胆总管囊肿大小,研究结果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 检验。结果 在临床症状中,发热、黄疸、白色大便及胆道结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痛症状合流异常组多于无合流组(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AST、ALT、TBIL、DBIL及IBI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淀粉酶检测合流异常组高于无合流异常组(P<0.05);合流异常组胆总管呈囊肿型32例(38.6%),梭型15例(18.1%),无合流异常组胆总管呈囊肿型26例(31.3%),梭型10例(12.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胆总管囊肿体积合流异常组小于无合流异常组(P=0.02)。结论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儿出现腹痛症状较早、较严重,同时血清淀粉酶较高,合并胰腺炎较常见,故易于做出早期诊断,可能也是本组胆总管囊肿体积较小的原因。本研究胰胆管共同管长短与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胆红素及血清淀粉酶等水平无明确相关性,故不能单纯以胰胆管共同管长度判断病情轻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基础研究
    TOPK抑制剂HI-TOPK-032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BON-1细胞体外恶性表型的影响
     
    郭鑫, 李刚, 叶辰, 阿卜杜·海拜尔·萨杜拉, 任思谦, 袁蒙, 孟猛, 钱海利, 原春辉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6
    摘要     PDF(1181KB)
    目的 杀伤性T细胞来源的蛋白激酶(T-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originated protein kinase,TOPK)高表达与肿瘤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TOPK抑制剂HI-TOPK-032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BON-1体外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不同胰腺肿瘤细胞系中TOPK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HI-TOPK-032对BON-1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I-TOPK-032对BON-1细胞体外克隆形成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HI-TOPK-032对BON-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I-TOPK-032对BON-1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检测HI-TOPK-032对BON-1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相比,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BON-1中TOPK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在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在含1、2.5、5 μmol/L浓度的HI-TOPK-032培养基中,BON-1细胞增殖能力依次减弱(22.2±8.2)%、(90.4±1.0)%、(89.7±0.9)%(P<0.001),克隆形成依次减少(19.1±2.1)%、(42.5±5.7)%、(87.0±5.6)%(P<0.001),迁移能力依次减弱(9.3±5.6)%、(70.5±4.0)%、(87.5±3.5)%(P<0.01),侵袭能力依次减弱(23.0±4.2)%、(60.7±5.4)%、(93.6±3.0)%(P<0.01);在含2.5、5 μmol/L浓度HI-TOPK-032培养基中,G0/G1期的BON-1细胞比例分别增加(12.2±2.0)%、(18.3±1.4)%(P<0.001),在5 μmol/L浓度时,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18.4±6.1)%(P<0.01),在2.5、5 μmol/L浓度时,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减少(17.6±8.6)%、(16.4±4.5)%(P<0.001);HI-TOPK-032促进BON-1细胞凋亡和坏死,凋亡依次增加(60.6±30.9)%、(79.5±27.5)%、(165.8±34.9)% (P<0.05),5 μmol/L浓度时,坏死显著增加,增加(385.8±67.3)%(P<0.001)。结论 TOPK靶向抑制剂HI-TOPK-032显著抑制BON-1细胞的体外恶性表型,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式。HI-TOPK-032能调控BON-1细胞周期,促进凋亡和坏死。TOPK抑制剂HI-TOPK-032可能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那度胺通过抑制VEGF蛋白表达抑制人肝癌细胞LM3的迁移和侵袭
     
    来佳程, 郑亦胡, 唐银河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7
    摘要     PDF(1764KB)
    目的 研究来那度胺对人肝癌细胞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0、5、10、20、40、80 μ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LM3,通过检测对LM3细胞活性变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量变化筛选最适实验药物浓度。通过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来那度胺对LM3细胞迁移率及侵袭数量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Snail、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确定40 μmol/L来那度胺为最佳浓度。40 μmol/L来那度胺处理LM3细胞48 h后迁移率为(40.75±4.17)%,侵袭数为(43.67±9.03),与对照组[迁移率(66.80±3.49)%,侵袭数(135.77±13.67)]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EGF作用下LM3细胞发生EMT,迁移率(84.66±5.09)%和侵袭数(229.73±15.16)明显增加(均P<0.05);同时VEGF表达量也升高(P<0.05)。而来那度胺作用于VEGF预处理细胞后,VEGF表达量下降(P<0.05),EMT受到抑制,随之迁移率(57.69±4.63)%和侵袭数(108.63±13.27)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来那度胺可能通过抑制VEGF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人肝癌细胞LM3的迁移和侵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能量平衡状态下瘦素及瘦素受体在小鼠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李婷 , 霍泉 , 孙东君 , 路志国 , 杜勇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8
    摘要     PDF(982KB)
    目的 探讨在不同能量平衡状态下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参与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4周龄FVB/N雌性小鼠18只,分为3组:Mex3c+/- 突变组(文中简称Mex3c+/- 组,n=6),HFD组(给予高脂饮食,n=6)和Control组(给予普通饲料,n=6),全部饲养至14周龄。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RT-PCR检测肝脏组织LEPR的mRNA相对量;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脏组织leptin、LEPR蛋白表达;ELISA检测三组小鼠血清中可溶性LEPR、ALT、AST、TBIL和DBIL浓度。结果 (1)小鼠14周龄体质量:与Control组[(18.20±1.04)g]相比,Mex3c+/- 组体质量降低[(15.23±0.57)g,P<0.01],HFD组体质量增加[(21.56±2.56)g,P<0.01]。(2)病理学染色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FD组肝细胞存在大脂滴,胞质减少;Mex3c+/- 组肝细胞内有脂滴。(3)肝脏组织LEPR mRNA表达水平:与Control组(1.01±0.02)比较,Mex3c+/-组LEPR mRNA(1.44±0.30)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FD组LEPR mRNA(1.90±0.3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脏组织leptin、LEPR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显示,3组肝脏组织leptin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ntrol组相比,Mex3c+/- 组、HFD组均高表达LEPR蛋白(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3组肝脏leptin蛋白表达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ntrol组[(2 011.60±589.07)pg/mL]相比,Mex3c+/-组血清中可溶性LEPR浓度[(1 873.62±643.49)pg/mL]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明显升高[(7 264.33±1 640.83)pg/mL,P<0.01]。(5)肝功能:与Control组比,Mex3c+/- 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但TBIL、DBIL水平升高(P<0.05);HFD组血清ALT、AST、TBIL和DBIL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在不同能量平衡调节下通过诱导leptin-LEPR信号通路参与肝细胞损伤的过程,在正负能量状态下肝脏组织中LEPR都会有所升高,表明Mex3c+/- 诱导的负能量状态和HFD诱导的正能量状态都会对肝细胞产生损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分析
    以囊性胰岛素瘤为主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病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郑卫华, 牛剑祥, 李朋飞, 刘一博, 张俊晶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09
    摘要     PDF(835KB)
    目的 通过研究笔者团队诊治的1例以囊性胰岛素瘤为主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结合文献,探讨MEN1的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诊治的1例MEN1的临床资料;同时在万方数据库以“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和“胰岛素瘤”为检索词,在Pubmed以“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与“insulinoma”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诊断为胰岛素瘤且有影像学资料提示囊、实性胰腺占位的病例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共有2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8~55岁。所有患者中,囊性或囊实性患者5例:1例为多发,肿瘤位于胰体、胰尾;其余4例为单发,肿瘤分别位于胰体、胰尾;实性患者19例:8例为多发,11例为单发,钩突、胰头、胰体、胰尾均有肿瘤分布。24例中有18例行手术切除肿瘤治疗,1例药物治疗(二氮嗪),1例行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术,1例经动脉注射聚苯乙烯-马来酸偶联新卡津抑素,1例因胰岛素瘤术后复发行球形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治疗,2例患者未治疗。治疗的22例恢复良好,未治疗的2例死亡,其中1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对症治疗,2个月后死于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另1例未手术数月后死亡。有随访记录的患者12例,随访期间均存活,有1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囊性或者囊实性胰岛素瘤为表现者较少,容易漏诊和误诊。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合理运用基因检测辅以手术等适宜干预措施对MEN1诊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全脏器反位合并Mirizzi综合征一例
     
    李铭宇, 张长和, 乔纯忠, 王嘉玮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10
    摘要     PDF(689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袁晨, 梁磊 , 胡嘉钰, 王莹 , 童向民 , 杨田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11
    摘要     PDF(648KB)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为原发并局限于肝脏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类相对罕见的肝脏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肝脏慢性炎症、免疫功能受损以及基因畸变等因素有关。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该类患者除了少数表现有右上腹疼痛外,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常规影像学检查较难识别,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患者预后。临床上对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常常被误诊。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就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液体积聚引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蔡启晨, 龚建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1.05.012
    摘要     PDF(685KB)
    胰腺液体积聚(PFCs)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局部并发症,也继发于创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有症状或感染性的PFCs需要引流干预,可通过外科手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或内镜引流(ED)完成。随着内镜器械和技术日趋先进,ED治疗逐渐成为主要手段,但手术和PCD治疗仍有其应用条件和价值。对于复杂的PFCs,需要多途径、多学科联合干预。ED治疗时最佳支架的选择、支架移除时间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综述将讨论PFCs的分类、引流适应证、不同引流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者·作者·编者
    《肝胆胰外科杂志》微信公众号手术视频征集通知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摘要     PDF(482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关于稿件中作者署名的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摘要     PDF(467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引用及著录的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摘要     PDF(446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刊关于投稿时OSID注册及内容上传的相关事项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 (5)  
    摘要     PDF(469KB)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级检索
作者中心 编辑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部公告 更多>>
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中文版
《肝胆胰外科杂志》出版伦理规范
我刊积极参加“不忘初心,助力基层”公益活动
本刊荣获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年终盘点
学术出版规范 |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重点号 更多>>
2023年第12期 | 专题 | 胆胰肠结合部疾病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4年选题指南
2023年第11期 | 讲座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2023年第8期——讲座
2023年第7期——讲座
2023年第6期——专家笔谈及讲座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热点文章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更多>>
本刊对来稿中图表的制作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微信公众号手术视频征集通知
本刊关于稿件中作者署名的要求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引用及著录的要求
本刊关于投稿时OSID注册及内容上传的相关事项
肝胆胰外科杂志拟聘审稿专家登记表
《肝胆胰外科杂志》OSID码创建流程及投稿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年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附件
视频中心 更多>>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编辑出版: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1室
邮编: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3
电子信箱:gdywkzz@vip.126.com
网址:https://gdy.qk.wmu.edu.cn
公众微信号:肝胆胰外科杂志
关于本刊  
我刊沿革
专家介绍
高被引文献
总编寄语
引文报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Copyright © 2017 肝胆胰外科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传真:0577-86699363 E-mail: gdywkzz@vip.126.com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1室 邮编:325035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