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年,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专家笔谈
    中央型肝癌治疗理念的开拓与创新 
    吴健雄,余微波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1
    摘要     PDF(690KB)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再切除术前TACE对复发性肝癌预后的影响 
    颜品高,章琎,潘泽亚,杨云,刘辉,黄罡,傅思源,杨远,周伟平,吴孟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2
    摘要     PDF(677KB)

    目的  分析再切除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复发性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探讨可切除复发性肝癌术前行TACE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再次肝癌根治术的137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成术前TACE组(n=42)及直接手术组(n=95),进行随访。结果  除手术时间外,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ACE组与直接手术组1、2、3年无瘤生存率85.7%、57.1%、40.5%,以及 82.1%、63.2%、44.2%(P>0.05);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2%、78.6%、66.7%,以及91.6%、83.2%、69.5%(P>0.05)。结论  可切除复发性肝癌术前TACE未能提高再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应首选再切除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解剖性肝切术中的应用 
    吴宝强,江勇,朱峰,孙冬林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3
    摘要     PDF(4051KB)

    目的  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同一手术组使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方法切除肝细胞性肝癌(HCC)45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  45例患者中行解剖性肝切除占82.2%(37/45),在行三个主要肝蒂套带过程中发生胆漏、出血共6例,均以局部压迫或妥善缝合处理;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15.6%(7/45);术后1年生存率为80.0%(36/45)。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体现区域性肝门阻断特点,避免肝门部脉管分别解剖的繁琐,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具有精准肝切除的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144例对比研究 
    金洪明,王贵阳,李可为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4
    摘要     PDF(698KB)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n=78)和开腹组(n=66)。结果  腔镜组一期缝合39例,T管引流32例,经胆囊管探查2例,中转开腹5例;术后胆漏7例,胆管炎4例,残余结石2例,肠穿孔1例,MODS 1例,电解质紊乱5例,伤口感染2例。开腹组术后胆漏合并胸、腹腔积液1例,胆管炎1例,残余结石2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1例,电解质紊乱4例,伤口感染4例,肝肾功能不全2例,死亡1例。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微创、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治 
    徐英杰,林擎天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5
    摘要     PDF(540KB)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施行MRCP和定量动态肝胆核素闪烁扫描、胆道排泄试验。结果  10例均经施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其中开腹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6例,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4例,全部治愈。结论  定量动态肝胆核素闪烁扫描、胆道排泄试验和MRCP是可取的诊断方法;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或开腹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陈子财,唐成武,冯文明,鲍鹰,费卯云,陶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6
    摘要     PDF(745KB)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姑息治疗中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优越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65例MOJ患者在接受不同方式的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后接受7 d营养支持,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肠外组(PN组,33例)和肠内外联合组(PN/EN组,32例),检测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营养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胆道梗阻解除后均能耐受营养支持,PN/EN组患者较PN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胆碱酯酶水平上升,营养指标好转,血脂代谢改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结论  MOJ患者在解除胆道梗阻后,实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的营养支持手段,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减少肝功能的负担及血脂的堆积,因此具有更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郑峰,朱滨,王苗苗,江勇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7
    摘要     PDF(660KB)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SAP患者62例,根据感染存在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30例),检测2组PCT和内毒素值,将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增高较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增高较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SAP合并感染患者诊断敏感度为90.6%,特异度为86.7%;内毒素对SAP合并感染患者诊断敏感度为65.6%,特异度为60.0%。PCT对SAP合并感染患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内毒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PCT值对SAP合并感染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3例胰腺少见肿瘤的MDCT诊断并文献复习 
    胡增刚,马周鹏,谢一平,王春,朱建忠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8
    摘要     PDF(6255KB)

    目的  探讨胰腺少见肿瘤的MD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胰腺少见肿瘤的MDCT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3例肿瘤中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6例,胰岛素瘤3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3例,胰腺转移瘤2例。不同肿瘤具有不同MDCT表现。结论  MDCT对胰腺少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鲁海燕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09
    摘要     PDF(696KB)

    目的  分析早期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ICCO监测,并根据早期复苏目标导向疗法(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和试验组复苏液分别为林格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分别于复苏开始时(0 h)、8 h和24 h收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VP、CI、ITBVI及GEDVI水平均随着时间的增加上升(P<0.05),但EVLWI在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试验组无明显变化。除试验组EVLWI外,与开始复苏(0 h)相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VP、CI、ITBVI、GEDVI及对照组的EVLWI与开始复苏(0 h)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发现,试验组CVP和GEDVI较对照组上升水平明显,对照组EVLWI较试验组上升水平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EGDT方案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进行复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腹手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麻醉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王锦玉,王菊香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0
    摘要     PDF(644KB)

    目的  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开腹手术后使用切口镇痛泵持续切口浸润麻醉的镇痛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经右侧肋缘下切口进行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持续切口浸润,n=15)和切口镇痛泵组(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麻醉,n=15),所有患者同时使用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自控泵,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累计舒芬太尼使用量、恶心呕吐发生、术后镇静评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有无切口感染等。结果  使用切口镇痛泵进行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麻醉无明显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切口镇痛泵组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P<0.05),更少的舒芬太尼使用量(P<0.05),更短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P<0.05)和平均住院时间(P<0.05)。结论  使用切口镇痛泵进行切口持续浸润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止痛方法,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血红素加氧酶-1高表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张磊,张飞虎,潘曙明,赵冰,陈影,费健,陈尔真,毛恩强,张圣道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1
    摘要     PDF(4546KB)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高表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肝、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SAP组、SAP腺病毒空载组、SAP腺病毒基因转染组。每组21只,其中15只用于观察制模后72 h内大鼠的生存率;6只用于观察制模后20 h的胰腺、肝脏和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3个脏器内HO-1、IL-10、TNF-α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血清中HO-1、IL-10、TNF-α的含量。结果  SAP腺病毒基因转染组大鼠制模后72 h内生存率(24 h:86.7% vs 60.0%;48 h:66.7% vs 13.3%;72 h:46.7% vs 6.7%)较SAP组显著提高(P<0.05)。SAP腺病毒基因转染组大鼠制模后20 h胰腺、肝脏和肾脏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SAP组(P<0.05)(胰腺:8.5±0.9 vs 11.3±1.4;肝脏:1.0±0.5 vs 1.8±0.4;肾脏:2.2±0.8 vs 4.2±1.2)。SAP腺病毒基因转染组大鼠胰腺、肝脏和肾脏组织中HO-1表达(胰腺:237.3±12.1 vs 160.4±11.5;肝脏:265.3±10.4 vs 166.2±12.3;肾脏:201.5±12.0 vs 124.8±10.4)和IL-10表达(胰腺:60.0±2.9 vs 33.9±2.6;肝脏:60.6±5.1 vs 37.2±3.0;肾脏:45.4±2.6 vs 25.8±3.0)较SAP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TNF-α表达(胰腺:13.1±1.8 vs 25.2±2.4;肝脏:13.4±1.0 vs 24.3±2.3;肾脏:14.7±1.8 vs 22.4±1.9)较SAP组显著下降(P<0.05);SAP腺病毒空载组数据在以上各项与SAP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SAP腺病毒基因转染组大鼠血清HO-1含量(1.3±0.1 ng/mL vs 0.9±0.1 ng/mL)和IL-10含量(120.9±8.1 pg/mL vs 85.7±5.6 pg/mL)较SAP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TNF-α含量(28.1±3.0 pg/mL vs 47.8±6.5 pg/mL)较SAP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HO-1高表达可保护SAP大鼠的胰腺、肝、肾脏器功能,可能是通过提高SAP状态下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和抑制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缓解或阻断胰腺的局部病变,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癌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初步探讨 
    盛恒炜,屠伟峰,霍枫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2
    摘要     PDF(1954KB)

    目的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和MALDI-TOF/MS分析,分别进行肝癌(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细胞质与细胞核蛋白质谱的差异表达研究(在细胞质与细胞核水平分析HCC与正常肝组织的蛋白表达差异),分析差异表达蛋白与肝癌发生的关系,发掘一些与肝癌发生相关的标记物。方法  取12例肝癌手术切除的新鲜的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进行双向电泳,PDQuest软件筛选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MALDI-TOF/MS质谱仪鉴定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类,推测其可能的致病机制。结果  ①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细胞质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差异蛋白点共有31个,其中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2倍)的有18个,下调(>2倍)的有1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凋亡、细胞骨架、分泌跨膜蛋白等相关;②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细胞核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差异蛋白点共有27个,其中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2倍)的有14个,下调(>2倍)的有1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细胞增殖、蛋白迁移等相关。结论  Actin,cytoplasmic 1和Ras相关蛋白可能是潜在的肝癌标记物,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可能为肝癌的发生机制和干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周期素D1和p16蛋白表达与胆管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谷化平, 黄勇, 尚培中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3
    摘要     PDF(3616KB)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p16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胆管癌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Cyclin D1及p16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胆管癌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胆管癌中Cyclin D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36/50)和42.0%(21/50)。胆管癌中Cyclin D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而p16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Cyclin D1和p16表达与胆管癌分化程度、TNM分期、转移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Cyclin D1和p1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5)。结论  检测Cyclin D1和p1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预防胆管电凝损伤后瘢痕狭窄的实验研究 
    黄振丰,安慧敏,蒲青凡,金凯,曹高建,曾钰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4
    摘要     PDF(4223KB)

    目的  探讨早期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5-FU)对预防电凝损伤后胆管瘢痕狭窄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胆管良性狭窄寻求新的途径。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FU组)与对照组(NS组),利用电凝损伤胆总管建立胆总管损伤狭窄模型,于胆总管损伤部位分别局部应用5-FU与生理盐水,于术后1周和2周观察肝功能变化、近端胆管扩张程度及胆管狭窄部位病理表现。结果  5-FU组肝功能损害明显低于同时期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近端胆管扩张程度明显轻于NS组。胆管狭窄病理结果提示:5-FU组损伤部位胆管壁增厚不明显,成纤维细胞散在分布,胶原蛋白分布均匀;NS组损伤部位胆管壁明显增厚,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部分可见肌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多而不规则。结论  局部应用5-FU对大鼠胆管电凝损伤所致胆管瘢痕狭窄有预防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胆管良性狭窄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裸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皮下异种胰岛移植研究 
    傅红兴,李慧,江玲,朱雁林,赵应征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5
    摘要     PDF(3812KB)

    目的  探讨链脲左菌素(STZ)建立BALB/c nu/nu裸鼠Ⅰ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及将大鼠胰岛分离纯化后移植至糖尿病裸鼠皮下,对移植后裸鼠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选用Balb/c裸鼠分为三组:糖尿病且胰岛移植组、糖尿病胰岛未移植组和正常组;用STZ对裸鼠进行糖尿病建模,大鼠胰岛分离、纯化后移植至糖尿病裸鼠背部皮下,进行血糖、体重和HE染色考察,以糖尿病未移植组和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STZ浓度175 mg/kg时,腹腔注射裸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率高,纯化的大鼠胰岛活性较好,但移植后疗效平均维持时间约5 d,移植第5 d的OGTT结果显示胰岛皮下移植组和糖尿病组血糖均较正常组高,移植3 d时HE染色显示胰岛在皮下存活,但胰岛中心部位细胞有坏死。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免疫排斥缺陷宿主异种胰岛皮下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索改进胰岛移植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技术方法
    改良的B超三维胆囊功能检测与判断标准 
    蒋兆彦,韩天权,乙芳,张圣道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6
    摘要     PDF(2298KB)

    客观评价胆囊功能是保留胆囊取出结石手术治疗的关键,患者的指征建立在术前检查胆囊功能为正常的基础上。口服胆囊造影和胆道核素扫描有诸多缺点,明显不符合当前临床和研究的需要。在Dodds三维连续检测胆囊功能的基础上,改良为30 min和60 min两个时间点的B超三维检测,以方便临床应用和大规模研究需要。本文并给出正常胆囊功能的简化指标与具体检查和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与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吕永峰,孙海明,王晓年,钱丽萍,董黎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7
    摘要     PDF(494KB)

    目的  初步探讨胆囊壁胆固醇结晶与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7月起在我院体检的长兴县城镇居民2 957人进行3年的前瞻性观察,比较胆囊壁胆固醇结晶人群和对照组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累计发病率。结果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组胆囊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胆囊结石的累计发病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应与胆囊腔内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相区别,该现象并不是胆囊结石的前期阶段,而是胆囊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评估指导书应用于肝脏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王晓琼,胡鹏,章文龙,蔡柳新,缪滔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8
    摘要     PDF(757KB)

    目的  探讨使用安全评估指导书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提高安全护理质量。方法  设计风险评估表和安全评估指导书,观察组根据风险评估参照安全评估指导书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  指导书运用2年来,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x2=10.458,P<0.05),其中相对应的跌倒(x2=4.056,P<0.05)和意外拔管(x2=5.692,P<0.05)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指导书作为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刘隽,倪平志,程建华,王俊,柳严,冯新富,黄建钊,芶欣,石承先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19
    摘要     PDF(517KB)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3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案和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11例,内科治疗2例。其中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9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脏切除术1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例;糖尿病症状得以缓解5例;2例特发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完全缓解且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4个月时完全停用胰岛素。结论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手术方式以简单安全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前提,对于伴有胰腺肿块的要尽量行肿块的切除,年轻的患者手术效果较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胆总管结石二镜联合手术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对比 
    林枫,李林立,叶启文,林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0
    摘要     PDF(574KB)

    目的  观察胆囊、胆总管结石二镜联合手术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对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组)和6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也较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00例临床分析 
    柯宇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1
    摘要     PDF(673KB)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100例。开腹组施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引流量及术后引流放置率也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开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A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间短、术中引流量少,且患者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陈建荣,张学利,陆孝道,于进玲,姚凯,檀占海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2
    摘要     PDF(744KB)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9例ABP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131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6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52例,ERCP+EST 5例;胆囊切除+胰包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术5例。结果  非手术治愈8例,死亡1例。手术治愈122例,死亡9例;早期急诊手术54例,死亡6例(11.1%,6/54);延期或择期手术77例,死亡3例(3.9%,3/77),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P的治疗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48~72 h后症状加重,应早期急诊手术。虽然本组研究显示早期急诊手术不增加ABP病死率,但早期急诊手术也不能降低ABP病死率。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再延期或择期手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息肉297例临床分析 
    郑孺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3
    摘要     PDF(865KB)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的病理特征,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297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LC术中见297例皆存在胆囊息肉。术后病理:腺瘤型息肉73例(24.6%);其他类型息肉共224例(75.4%),其中胆固醇性息肉163例、炎性息肉22例、胆囊腺肌症39例。腺瘤型息肉为单发(87.7%),其他类型息肉为多发(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01);腺瘤型息肉超声(61.64%)可见血运,其他类型息肉超声(70.1%)未见血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P<0.001)。297例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直径≥20 mm者30例,术中检查符合率96.66%(29/30);超声诊断直径10~20 mm者249例,术中检查符合率97.6%(243/249),超声诊直径<10 mm者18例,术中检查符合率77.8%(14/18)。结论  腺瘤型息肉多为单发,且超声多可见血运,考虑其癌变风险对比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选择手术切除胆囊;超声检查从价格及对比CT等含放射线检查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可作为目前临床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8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体会 
    董寅,缪金透,张宝杭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4
    摘要     PDF(501KB)

    目的  总结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12年7月对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施行胆道手术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中,35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造瘘术,1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加胆囊黏膜烧灼术,1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治愈46例,死亡2例。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施行胆道手术要十分慎重,术前对肝功能要有准确评估,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减少出血,术后护肝支持治疗等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龄急症胆囊切除35例体会 
    陈强,赵烨,陆松春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5
    摘要     PDF(561KB)

    目的  探讨高龄急症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35例高龄急症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入院后确定为需急症胆囊切除手术者。快速完善包括动脉血气分析在内的全面术前检查后尽快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与手术方式,加强包括术后硬膜外止痛的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未发现死亡病例,但有40%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对有明确手术指征的高龄急症胆囊炎患者,如颈部结石嵌顿及无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炎症严重危及生命时,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手术风险还在可控范围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研究
    常见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对策略 
    鲁翠涛,张和,张海燕,王小同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6
    摘要     PDF(679KB)

    科学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辛而长期的工作,与人类的其他行为活动一样,科学研究也会出现各种错误。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有些科学研究工作者急功近利,通过各种科研不端行为获取成果。本文针对国际上常见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对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我国今后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对策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综述
    小肝癌治疗新进展 
    江凯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7
    摘要     PDF(730KB)

    小肝癌(sHCC)目前在大小上仍无统一的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2001年将单发的直径≤2 cm的肝癌定为微小肝癌,单发的直径>2 cm、≤5 cm的肝癌为小肝癌。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肝癌得以确诊。小肝癌的治疗目前已进入多元化时代。手术治疗仍是小肝癌的首选方法。另外,还有腹腔镜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肝移植等多种方式方法。对小肝癌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联合、序贯应用各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本文对小肝癌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肝切除:利用3D肝脏模型进行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 
    唐敏, 毛谅, 朱斌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8
    摘要     PDF(727KB)

    术前了解肝内的复杂解剖结构以及详细评估功能性残肝体积对肝脏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最近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3D影像处理软件进行手术规划成为可能。虚拟肝切除系统可以提供传统2D影像无法显示的信息,包括肝脏结构的3D影像,基于门静脉灌注区的体积分析,以及肝静脉引流区的定量评估。下一步,计算机辅助将从术前虚拟拓展到术中实时领域。本综述回顾了3D影像处理软件的发展历史和虚拟肝切除实际临床应用,并且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计算机辅助肝脏手术的发展前景,意在让肝胆外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对其有一宏观性了解,并进一步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纤维化患者血清PDGF、CTGF的研究与应用 
    丁圣, 刘绪舜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29
    摘要     PDF(669KB)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中间必经阶段,早期诊断、治疗肝纤维化可逆转肝硬化的发生,从而破坏“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条“死亡链”。现就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两因子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胡斌,吕伟,王虎明,赵玮,周丁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3)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13.03.030
    摘要     PDF(744KB)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复发和转移。根治性手术治疗只是相对的,残存的癌细胞是否复发、转移则视机体免疫状态而定论。因此,有效摧毁癌灶的同时,保存和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才能真正提高疗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应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本文回顾了HIFU在治疗胰腺癌方面的确切疗效,总结和评价了其他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并提出了HIFU消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级检索
作者中心 编辑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部公告 更多>>
学术出版中AIGC使用边界指南-中文版
《肝胆胰外科杂志》出版伦理规范
我刊积极参加“不忘初心,助力基层”公益活动
本刊荣获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年终盘点
学术出版规范 |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重点号 更多>>
2023年第12期 | 专题 | 胆胰肠结合部疾病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4年选题指南
2023年第11期 | 讲座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2023年第8期——讲座
2023年第7期——讲座
2023年第6期——专家笔谈及讲座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热点文章推荐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更多>>
本刊对来稿中图表的制作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微信公众号手术视频征集通知
本刊关于稿件中作者署名的要求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引用及著录的要求
本刊关于投稿时OSID注册及内容上传的相关事项
肝胆胰外科杂志拟聘审稿专家登记表
《肝胆胰外科杂志》OSID码创建流程及投稿要求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年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附件
视频中心 更多>>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编辑出版: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1室
邮编: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3
电子信箱:gdywkzz@vip.126.com
网址:https://gdy.qk.wmu.edu.cn
公众微信号:肝胆胰外科杂志
关于本刊  
我刊沿革
专家介绍
高被引文献
总编寄语
引文报告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Copyright © 2017 肝胆胰外科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传真:0577-86699363 E-mail: gdywkzz@vip.126.com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1室 邮编:325035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